传奇康巴·幸福昌都——
然乌湖,藏语称然乌措(措是藏语湖的发音),位于昌都市八宿县境内西南角,距离县城白马镇约90千米的然乌乡,平均海拔3930米,分上、中、下游三段,由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等三个湖泊梯级串连而成,长约26公里,总面积27平方千米,是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上游源头,被誉为“西天瑶池·高原九寨”。
然乌湖是藏东地区第一大湖,海拔3850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而闻名。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经常保有丰富的水源。

图片由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森 摄
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美不胜收,素有“西天瑶池”的美誉。然乌湖地区是经过不同时期冰川作用形成的一个巨大冰川谷地,200多年前,在如今的然乌湖下游地区发生大崩塌(垮山),巨大的垮山堆石坝堵塞帕隆藏布而形成巨大的高原堰塞湖,也就是今天的然乌湖。

图片由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森 摄
然乌湖的美,美在空间层次感。它的西南方是岗日嘎布山,南面是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是伯舒拉岭,雪山融化的雪水顺着大大小小的沟壑,缓缓注入然乌湖,从此踏上了南下印度洋的旅程。
得益于湖底五彩缤纷的岩石和深浅不一沟谷,阳光进入湖中发生折射,吸收了不同波段的色彩。然乌湖整体上是翠绿的,湖心中央有时是蓝色的,临近湖边又变成了杏黄色……,渐次变化的湖光一色,让然乌湖在纯净中略显神秘。

图片由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森 摄
从湖边到梯田的湿地中,分布着大小岛屿、暗礁,湖水连接着沙滩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洼地。每到繁殖季节,湖中的鱼儿溯流而上,进入这些浅滩,诞下鱼卵,假以时日,孵化而出的鱼苗兴奋地在里面“横冲直撞”,直到水位上涨后涌入宽阔的湖中。半干半湿的沼泽地上长满了不知名的水草,这是水鸟的天堂。每年春夏时节,不少藏雪鸡、赤麻鸭、彩鹳、松雀鹰等鸟类会从各地来此栖息、繁衍,为宁静湖空平添了几分生气。

图片由昌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森 摄
沼泽湿地的上方是宽阔平坦的梯田。梯田层层叠叠,渐次铺开,与附近民房交相辉映,好一派“田园牧歌”景象。地里清一色种植着青稞,春绿、夏盛、秋熟,那是自然的馈赠和时光的沉淀。千百年来,勤劳的然乌居民就靠这一片良田,维系着族群繁衍生息。
梯田往上,直到山腰的垂直广袤地带错落分布着原始草甸和一簇簇、一团团高低不同的沙棘植被、松柏,这里是牦牛、驴、马、岩羊、地鼠等动物的乐园。除了牦牛黑白分明外,其他动物的毛色和岩土完美交融,俯身食草时,很难被发现。作为群居动物,牦牛、马、羊,总是一群群或三五只均匀散布在草丛中,互不打扰,从这头吃到那头,从近处吃到远方,沐浴着阳光、咀嚼着青草、注视着远方,高兴起来了相互追逐打闹,像极了人们“不问世事”的样子。

图片由然乌湖景区管委会提供
然乌湖四周的雪山巍峨延绵,随着海拔的上升依次呈现峡谷暖温带,高原温带、高原寒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垂直差异明显。山下苍松翠柳、绿树成荫,山腰百花盛开、杜鹃芬芳,暗红的沙棘、青翠的矮松相映成趣,嶙峋的巨石受冰川雪水的冲蚀而褶皱纵横,向阳的一面积雪往往仅存在于植被根部的阴凉处;背光的一面则覆盖着厚薄不均的积雪,一白一繁,晶莹剔透,像打翻了的“调色盘”,斑驳耀眼。山顶的积雪直耸云端,捍卫着雪山最后的“荣光”。

八宿然乌湖
然乌湖的美,美在心灵归属感。狭长的湖身不像洱海的宽阔,恰似浅浅海湾,蜿蜒曲折恰似一条碧绿的绸带,波光粼粼、环绕山间,不断“挑逗”着大山的“定力”。行至湖边,慵懒的白云在蓝天中缓慢飘动,一湾碧水尽收眼底,边界分明,给你满满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