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洛隆县紧紧围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工作新路径,构建起以村为基础、乡为重点、县为核心的三级教育体系。通过将意识形态工作深度融入各项比赛,形成了思想引领、文化浸润、价值引领的立体化工作格局,全面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洛隆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硕督镇硕督村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理论政策宣讲比赛现场。
洛隆县广泛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学生积极参与理论政策宣讲比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比赛和故事诵读比赛。在活动中,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创新方式,通过学生向家长讲、家长和学生一起讲、村干部和群众一起讲、驻寺干部和寺庙僧尼一起讲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洛隆的爱国主义故事、英雄事迹故事、民族团结故事以及改革发展故事。
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让基层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党恩教育、新旧对比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截至目前,洛隆县已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比赛64场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比赛118场次,故事诵读比赛97场次,吸引了各族群众3.4万余人现场观看。党的思想旗帜在南谷之巅高高飘扬,为洛隆县的发展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洛隆的磅礴力量。
玉西乡色然村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比赛现场。
文化浸润凝心聚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洛隆县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歌舞比赛、摄影和短视频比赛。在这些比赛中,将群众可感可见、可学可鉴的道德规范和新思想、新风尚有效融入其中。
群众用摄影和短视频描绘幸福美好生活,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以“以文化人、润心无声”的方式,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提升觉悟、成风化俗。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群众接受了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目前,歌舞比赛已成功举办198场次,摄影和短视频比赛举办了47场次。文明之花在洛隆大地竞相绽放,为洛隆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俄西乡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主旋律歌曲比赛现场。
“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对广大农牧民群众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
洛隆县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开展传统生产生活技能比赛和现代生产生活比赛,构建起“以赛促训、以赛兴业”的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比赛,为群众搭建起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比赛有效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就业技能,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帮助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目前,已开展各类传统生产生活技能比赛462场次、现代生产生活比赛116场次。(昌都融媒 刘晓江 通讯员 李东洋)
达龙乡开展“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挖掘机操作比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