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都市人民政府
            昌都市人民政府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区)人民政府局:
结合我市政务信息实际,对《昌都市政务信息报送考核工作细则》(昌政办发〔2023〕37号)进行了进一步修订,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2025年5月20日
昌都市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考核奖励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质量和效率,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渠道,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辅政作用,调动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业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工作考核体系,推动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自治区政务信息报送相关规定,结合我市政务信息实际,特对《昌都市政务信息报送考核工作细则》(昌政办发〔2023〕37号)修订如下。
一、考核原则
信息报送工作考核奖励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注重实效、覆盖全面的原则。
二、考核时限
上年的1月至12月为一个考核周期,每2个月通报一次信息采用及累计得分情况。
三、考核对象
各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市(中、区)直单位、企业等79家单位办公室,具体分为 A、B、C、D四类。
(一)A类(共 11家)
卡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江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贡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察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芒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左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八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洛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边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丁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B 类(共33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信访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市能源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三)C 类(共20家)
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市残联、市职业技术学校(第二职校)、市融媒体中心、市人民医院、市藏医院、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译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水文分局、国家安全局、通信发展办公室、国家统计局昌都调查队、中国人民银行昌都市中心支行、国家税务总局昌都市税务局、市邮政管理局、昌都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
(四)D 类(共25家)
西藏机场集团邦达机场分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昌都供电公司、烟草专卖局(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行、西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昌都市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市支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都中心支公司、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市中心支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都中心支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昌都中心支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昌都销售分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昌都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西藏有限公司昌都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昌都分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昌都分公司、投资发展集团公司、康电清洁能源投资发展集团公司、康盛矿业发展集团公司、蓝天圣洁农业发展集团公司、茶马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
四、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要突出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及本县(区)、本单位重点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报送各类信息,报送信息按照内容主要分六类:
(一)选题信息。选题需结合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全市“两会”重点《政府工作报告》及本县(区)、本单位业务工作情况确定,注意聚焦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及时反映稳预期、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保民生等方面新进展、新举措、新成效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信息选题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符合全区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契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同时,需注意选题与时间节点的匹配度,避免选题背离当前中心工作、发展大局。(每月15日前报送下月政务信息选题,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二)约稿(专报)信息。针对市政府办公室建议提案与信息科批转国办、自治区的约稿,结合本县(区)、本单位和行业工作实际,加强调研、全面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注重以典型数据和案例支撑,做好总结归纳,问题和对策建议一一对应。(约稿信息必须在约稿通知时限内报送,专报信息可按单位实际情况报送,但每月至少需报送一期综合专报,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三)调研信息。主要围绕本县(区)、本单位重点难点问题和专项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等。信息内容要事实清楚、数据翔实、条例清晰、表述完整,有措施、有实例、有数据支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调研类信息每篇控制在2500字左右。) 
(四)要情信息。各县(区)、各单位推进重点工作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创新工作的具体做法等,要有数据有案例有对比。(市直各单位每周应报送要情信息3条以上,县(区)每周应报送要情信息8条以上,要情信息每条控制在500字以内。)
(五)标题信息。主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可选择工作动态、专题活动等题材,要求简明扼要、数据对比、案例支撑、讲究时效,每月15日后,不再报送上月的数据信息。数据未正式发布前,可用预计数,或者注明数据未正式公布供领导参考等方式表述。(字数可控制在100字以内。)
(六)问题建议类信息。各县(区)、各单位要加大问题建议类信息的报送力度,信息需集中反映当前本地区、本领域、本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和实际困难,着重分析困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字数控制在450字以内,问题建议需一一对应,问题需1至2个典型案例佐证。)
五、撰写要求
政务信息应具备四方面要素:一是标题需开门见山,直接体现信息主题、突出核心内容,用词规范准确凝练,尽可能直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或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在相关领域的明确部署。二是首句需合理解题,用一句话的篇幅介绍信息的出处、背景、目的、重要性等内容,做到衔接顺畅,从标题合理过渡正文,同时避免与标题简单重复。三是内容要“言之有物”,不管是贯彻落实还是工作进展类,主要篇幅应反映“怎么干”,并适当用数据佐证“干的怎么样”,不能只反映成效。同时,文中层次要清晰,可灵活使用“一是、二是”等。特别是注意小标题和文中内容的对应、小标题之间的区分,不同层次中不能有重复或接近的内容,不得一项工作在不同层次中反复出现。四是末句要合理收尾,推荐用反映该项工作本县(区)、本领域整体进展成效的明显或亮点突出的数据和案例收尾,也可用下步拟开展工作的主要思路收尾。末句应尽量做到提炼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同时调词遣句上不得与标题、首句重复。
六、报送要求
报送政务信息需具备以下四方面:一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重点、关注焦点、突出难点,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预判、有建议,既善于报喜,又敢于报忧,真实反映各县(区)、各单位工作实际,为领导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突出质量导向。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质量为先,上报的信息务必反复修改认真核对,经分管领导审签后方可上报,切实提高信息的含金量。三是突出亮点导向。抓住闪光点,报送经验性信息,在挖掘特色信息上做文章,在提炼典型信息方面下功夫,总结规律,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亮点信息。四是突出数据导向。强化数据治理,着力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做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保证数据的实效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切实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撑。
七、评分标准
(一)考核形式
实行年终综合考评和月评累计积分考核的方式,市政府办公室每两个月下达《政务信息采用情况通报》,通报各县(区)、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
(二)任务指标
A类单位全年达标分值600分,每周报送政务信息不少于8条,每月报送调研、专题类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不少于12篇, 每月报送县情交流专报(仅限A 单位)不少于1篇,全年不少于12篇;B类单位达标分值180分,每周报送政务信息不少于4条,每月报送调研、专题类信息不少于1篇,全年不少于12篇;C类单位达标分值90分,每周报送政务信息不少于3条,全年报送调研、专题类信息不少于12篇;D类单位全年达标分值分40分,每周报送政务信息不少于2条,全年报送调研、专题类信息不少于12篇。
(三)评分标准
考核计分包括加分项和扣分项两个部分。
1.加分因素
(1)基础分。A类单位每月报送信息在30条以上,B类单位每月报送信息在15条以上,C类单位每月报送信息在10条以上,D类单位每月报送信息在8条以上,达标单位每月基础分2分。
(2)采用得分。国务院办公厅刊物采用1条,20分;自治区要情信息采用1条,5分,标题信息采用1条,3分;市政府办公室要情信息采用1条,4分,标题信息采用1条,3分;调研、专题类综合信息采用1篇,15分;县情交流专报采用1篇,15分。
(3)领导批示得分。信息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1条,20分;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条,10分,圈阅不加分。
2.减分因素
报送数量不足的,每月扣10分;约稿信息逾期1日报送的,扣5分;逾期2日及以上报送的,扣10分;未报送的扣20分;重复报送相同信息的扣5分;县情交流专报若报送内容为日常 性、重复性、例行性、简讯类材料的,每报1次扣6分;稿件信息事实不清、严重失真,影响市政府决策造成不良后果的,扣30分,并予以通报批评,追究有关县(区)、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紧急信息发生地和相关职能单位迟报、漏报、瞒报的,扣40分,并予以通报批评,严肃追究有关县(区)、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四)奖励标准
坚持以质量为导向,遵循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原则,实行奖励个人和奖励单位并行、物质奖励与精神褒扬同步、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并重的办法。市政府办公室每年年初根据上年度信息报送人员信息报送综合表现情况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1.集体奖励。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为A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5名、B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8名、C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5名、D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3名,进步集体为全年综合成绩较上年取得进步的县(区)、单位和部门,重点选题信息报送工作先进集体为本考核年度为市政府处置工作提供重要决策服务信息的单位和部门,颁发奖牌。
2.个人奖励。次年初由市政办公室对11县(区)、市(中、区)直单位上年度信息报送先进个人进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并奖励现金1000元。A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5名的,前3名的各推选2名、4至5名的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B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8名的,前3名的各推选2名、4至8名的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C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5名的,前3名的各推选2名、4至5名的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D类单位当年考核总分前3名的,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在重要选题信息报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部门,每个单位和部门原则上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在全市政府系统信息报送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部门,每个单位和部门原则上各推选1名先进个人。
八、本办法由昌都市政府办公室建议提案与信息科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昌都市政务信息报送考核工作细则》的通知(昌政办发〔2023〕37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