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缱绻,岁月生香。
昌都,这片位于三江大地的热土,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书写着崭新的发展篇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昌都产业兴旺如春潮涌动,文旅振兴似繁花盛开,民族团结像磐石坚固。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是无数奋斗者的辛勤付出;一个个攀升的数据,是团结拼搏的有力见证。
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激昂旋律中,为了全面展现昌都在产业发展、文旅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昌都发布推出《迎大庆·颂党恩·共奋进》专栏。昌都融媒记者将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用生动的文字、鲜活的镜头,讲述那些鲜为人知却感人至深的发展故事,与广大读者一同感受发展的温度、触摸时代的脉搏,共赴这场奋进之约。敬请关注。
左贡秘境,东坝“有约”
沿着国道318线,从左贡县城到邦达镇途中,经田妥镇田妥村后不久的道路左侧,出现一个狭长的岔路口,顺着这条乡道驱车约25公里,就能看到东坝传奇藏寨。
汽车一路爬行至海拔4000米高度后,急转而下,开启了惊险刺激的99循环转,更有数个一百八十度回头弯。车内的颠簸眩晕尚且能够克服,车窗外高耸陡峭的山脉、单调裸露的岩土、稀疏矮小的松林……直让人怀疑此行的意义:“为什么要来这里?”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眩晕之际,汽车突然停了下来,“下去看看”——驾驶员说。
“看啥?难不成,传说中的东坝民居到了?”心里嘀咕着。

下车后,还不待伸直腰杆,只见左前方高山峡谷中突然闪现一片翠绿色的树林,数十栋民房垂直分布其间,若隐若现。绿色树林则至上而下,一泻千里,宛若绿色的瀑布,奔涌着冲向怒江,道路指引牌上赫然写着“坝雪村由此去”。
令人称奇的是,这一片树林面积并不宽广,仅在峡谷一带,宽约数百米,广袤的四周仍是岩土裸露、直矗云霄的山脉,赞叹之余不禁猜想形成的原因:这里是暖湿气流的迎风面,还是有一股天然泉水滋养……
正当疑惑之际,驾驶员却催促着上车:“东坝民居还要往前走”。
还不是东坝民居?此时乘车的不适早已抛却脑后,全身上下都充斥着好奇感,毕竟坝雪村的神奇也足以抚慰一路颠簸,更何况后面还有“惊喜”。

汽车继续顺着“之”字形道路下行数百米后,在一条玻璃廊道前又停了下来,驾驶员说这里可以俯瞰东坝民居。
我们带着设备,登上横贯山间的玻璃栈道,向前俯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数百米的山脚下突现一片绿洲,“月牙”形的东坝在怒江的环抱下泛着绿光,就像坝雪村绿植奔流而下形成的绿色“湖泊”,白色屋顶的民居点缀其间,好似倒映了天上的星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是东坝民居”,我们兴奋地尖叫,宣泄着心中的不可置信。
这是昌都难得一见的“绿”,不同于松林内敛的“墨绿”,在阳光下,这里的植被绿得那么“油亮”,绿得那么奔放,在四周黄褐色的高山环抱下,真可谓“独此一景,浑然天成!”
我们的心情从憧憬变得急不可耐,恨不得马上扎进这绿色“海洋”一探究竟。
汽车从东坝乡人民政府“头顶”蜿蜒而下,终于到达东坝民居的核心——军拥村。

数米宽的道路旁自由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院落,与单调的土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家户户气派十足的“大门”,天然原木被雕刻涂染得形态万千、五颜六色,厚重感、年代感十足,富丽堂皇、宛若宫殿。
东坝民居集汉、藏、云南纳西族等建筑风格于一体,大致布局一层为储藏室,二层为客厅、卧室、厨房等,三层通常为佛堂和经堂。
我们有幸被邀请进入当地最大的藏寨次旺朗加的家里。
随着大门上的木闩向右轻推,重达千斤的大门缓缓推开,宽阔的院子里坐落着金碧辉煌的三层藏式楼房。
大门上“十二生肖”图案活灵活现,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吉祥八宝”均匀描绘在窗户上,雕刻精美的窗花尽显当地匠人的娴熟技艺,凹凸有致的彩色木材历久弥新。
双脚跨入大门,碗口粗细的松木横平竖直、错落有致,构成整座房屋四梁八柱,木质框架结构中填满了一米宽的土墙,土墙内外遍刷石灰或白水泥,用以防潮防风防虫。
次旺朗加说,房屋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体完工后,又历经30余年陆续添补装饰,终成今日之模样。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建筑所需的整根原木均买自左贡或八宿县城,全靠着人工、驴马畜力或顺着怒江河流运至东坝,其中艰辛曲折,不可名状!

但对故土的偏爱终究让顽强的东坝人克服了千难万阻,让一座座独具特色的藏寨在这片土地拔地而起,成为远行的东坝人魂牵梦萦的家,也成就了藏式建筑的代表作。
漫步在东坝乡村间小道,各家院子种植的石榴树、核桃树、葡萄树、杏树等纷纷溢出墙外,芳香扑鼻而来,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点点斑驳,恰好投影在仰望天空的脸庞上。
道路两旁、围墙上摆晒着刚刚收割的青稞,一摞摞、一排排均匀分布,散发着稚嫩的麦香,这些尚未成熟的青稞是东坝人为牦牛准备的美食。
墙角下的暗渠,昼夜奔腾着山间流来的泉水。当地居民说,泉水已流淌数百年,顽强的东坝人愣是凭着这一眼泉水自下而上栽种果树、新建住宅、种植庄稼,数十年如一日,造就了今天“高原绿洲”景象。
前些年,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乡政府把泉水进行了分流,将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来,彻底结束了村民多年来“一水通用”的局面。
民居外是村民赖以生存的田园。经过上百年的耕种,田里的土壤变得细腻肥厚,踩在新翻的土上,满满的松弛感!田园上,青稞麦穗迎风徐徐,麦浪此起彼伏,在日复一日的阳光沐浴下,渐渐涨红了脸,羞答答地低下了头,只盼农人早日颗粒归仓。

在等待青稞成熟的日子里,勤劳的东坝乡人并没有闲着,还因时播种了西瓜、辣椒、土豆、番茄等农作物。每到夏秋时节,满园瓜果不仅满足当地人的需求,还畅销田妥镇、左贡县城等,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更让“东坝瓜果”美名远扬!
东坝温泉也非常有名,规模较大的就有5处。其中,军拥村的沙拉温泉因其水流大、环境美而最具盛名,此泉温度常年保持在50—60℃之间,深1.2—1.8米不等,可同时容纳40—50人。洗浴时,泉水清澈见底,周围芳草萋萋,野花点点,旧藤老树交错其间,一时间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当地人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温泉瀑布下“淋浴”。据说,这样做可以治疗伤筋动骨、腰背酸痛等疾病,舒缓身心疲乏。

尼木,汉语为“纵横交错”的意思,是流传于东坝乡的一种古老的棋艺,棋盘由3条、6条、9条线纵横交错线条组成,下法类似围棋,投子布局间尽显东坝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大智慧。
不远处,怒江畔的桃林不仅涵养了水土,更在每年春季为东坝乡增加了一抹柔美的“粉红”,当繁华落尽,片片花瓣飞入滚滚江中,流向远方,刚好寄托了东坝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在东坝城顺农家乐民宿,娇嫩的花朵开满了游人路过的每一个瞬间,藏式客厅、卧室,最能体验传统的藏家田园生活。想一想,在入住的每个清晨,女主人做好了糌粑、酥油茶、点心等丰盛早餐待你享用,睡眼稀松的你,被空气中的弥散的花草芳香唤醒,推窗望去,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园里,早起的东坝人已开始
劳作,鸟儿在枝头间跳上跳下,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新的一天就这样到来!
若遇下雨天,不愿出门,只想待在房间静听雨打西窗的滴答声,百米外的小邓饭店恭候多时,飘香的云南腊排骨和以东坝瓜果为原材料的美食随叫随到,满足你的“静谧时光”!

在东坝的一天真的漫长,漫长到数百年的光景让人应接不暇;在东坝的一天真的短暂,短暂到在瓜果林园下随意一躺,便是一生!
路过左贡,何必匆匆
东坝秘境
与您共享深山中的“田园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