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内动态

乞讨为生的西藏小农奴,如今……

  • 2021-03-30
  • 分享到
  • 0

    今天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第70周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
苦难和新生
    在以前的西藏,不到人口5%的农奴主占有全部耕地牧场,95%以上的人世世代代为农奴。
    在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百万农奴成为自己和西藏的主人!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


西藏立法机构于2009年1月19日表决通过了一项议案,为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将每年的3月28日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延续了上千年,如今这段历史不过是史书上的一段文字,但对于那些遭受过迫害的西藏农奴来说,这一段历史是永远存在的黑暗记忆。只有经历寒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而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困于过去,而是重获新生。

微观西藏
    昔日的小农奴住上了边境小康村新房
    西藏在经历过民主改革之后,在世界屋脊上铸起了不朽丰碑,开启了从一无所有到盛世繁华的光明前景。高原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逐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旦增措姆出生于1942年,是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雄如乡卓巴布村村民。旦增措姆小时候,他们一家一边给农奴主放羊,一边靠乞讨维持生活。实在活不下去的旦增措姆一家,偷了农奴主的羊,翻山越岭,一路逃跑。农奴主很快把他们抓了回来,旦增措姆的父亲被打成残疾,遮风挡雨的氆氇帐篷也被抢走,一家人只好住在山洞里。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大幕拉开,旦增措姆的苦难也划上了句号。一名派驻当地宣传民主改革政策的藏族干部成为了她的丈夫。受丈夫影响,旦增措姆申请成为志愿者,参与宣讲民主改革相关政策。1962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今,旦增措姆家有一百多头牲畜。2020年,一家人还搬入了政府出资修建的边境小康村新房。

    摘掉“穷帽子”,搬进了新家
    西藏60后大叔伦珠,个子不高、清瘦精干,家住昌都市察雅县。现在,走进他位于岗孜卡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新家,小院内一股暖热迎面扑来。易地搬迁后的第一个冬天,伦珠就在院顶加盖了阳光棚,为一家人遮蔽风雨,也守护了家的温暖。“是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彻底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现在我们生活越来越好,那顶‘穷帽子’也摘掉了。”伦珠幸福地说。

图片      格桑花开夕阳红
    次旦出生于1941年,是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昆沙乡前进村3组村民。在旧西藏,次旦一家四口没有土地,一直乞讨为生,食不果腹,有时只能吃死去牲畜的肉充饥。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大幕拉开,次旦分到了土地、牲畜,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正常生活。如今,80岁高龄的次旦,在阿里地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安享晚年。

    今天的生活,就像梦里梦到那样甜
    山南市加查县热果村109岁的村民索朗卓玛,见证了雪域高原历史变迁。从呱呱坠地起,她就以农奴的身份历经半个世纪的波折和苦难。民主改革后,她有了做梦都想拥有的土地、房屋和牛羊,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生活。改革开放后,身患残疾的女儿次仁宗巴接过全家脱贫致富梦想的接力棒,努力奔向小康生活。

    插上逐梦的翅膀
    在西藏大学的校园里法学专业学生次仁桑姆,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在自习室里,打一杯热水,找一个靠窗的位置,感受为梦想付出的那份执着。在体育场,穿一身运动服,跑一个五公里,享受挥洒汗水后的那份快乐。大学几年,让这个曾经内向不敢说话的女孩,慢慢变成了自信、阳光的姑娘,站在迎着光的地方,对每件热爱的事物全力以赴,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次仁桑姆在运动场上锻炼

    “大学生活里最开心的事,就是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他们让我丝毫不敢松懈,帮我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谈起与同学们相处的点滴,次仁桑姆总是那么快乐,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每周五是我和同学们最期待的锅庄时间,我会教汉族同学们跳锅庄,大家手牵手、一起跳,这是释放一周压力最好的办法啦。”跳累了,同学们就会围坐在草坪上,一起谈人生、讲理想,偶尔也会聊爱情,交流与分享让大家亲密了关系、开阔了视野。

次仁桑姆教汉族同学们跳锅庄
    “我来自牧区,我的家在当雄县羊八井镇桑萨村,我的父母一代都没有读过书,妈妈在比我现在还小很多的年纪就开始放牲畜、干农活,终日忙个不停。”次仁桑姆觉得自己很幸运,“家里有六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多亏有政府的教育惠民资金,大大减轻了家里供我读书的经济压力,让我可以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享受优质的教育,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谈到未来,她已经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想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用她学到的法学知识,为家乡的法治社会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位农奴的后代被称为“青稞界袁隆平”
    西藏农科院院长、国家青稞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尼玛扎西,他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后代。

在世界屋脊种粮31年,他热爱农民,把农民当自己的亲人,把土地当自己的土地……一心扑在青稞上,为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西藏粮食总产量取得历史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也熬尽了自己。2020年9月5日,在做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途中,55岁的尼玛扎西突遇车祸,猝然离世。

每次谈起农科院的历史,尼玛扎西都会念起一首诗:“甘白山下农科院,瓜果梨桃样样有。越冬青稞是方向,造福西藏立新功。”

“造福西藏立新功”冥冥之中,成为所有高原人民的一种召唤,一种使命。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巨变,体现在这一双双手里

达瓦展示他的“四代”藏式房

达瓦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市克松社区居民,他的父母曾是克松庄园的农奴。他说:“听父母说,旧西藏时一家人住在牛棚里,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民主改革后,我们家先后盖了四代房,一代比一代宽敞明亮,我的手是安居乐业的手。”

“手是人类的双桨,人类就是凭着这样一双桨,把自己划离了猿群,划进了新的世界。”(选自《生命之桨》)

然而,西藏民主改革前,百万农奴即使有“生命之桨”,也无法将自己划进新世界,甚至无法让自己过上比牲畜更体面的生活。占西藏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及其代理人,几乎占有西藏的全部土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而占西藏人口95%的农奴却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无法支配自己的双手,去冲破枷锁、改变命运。

1959年3月,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席卷高原大地,彻底结束了残酷的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获得新生。他们第一次用完全属于自己的双手,牵起自家的牛马,犁开自己的田地,播下希望的种子。那双曾被束缚、被桎梏、被奴役、被支配的手,变成民族团结的手、自由选举的手、勤劳致富的手、安居乐业的手、守护健康的手、学习知识的手,不断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西藏山南市克松社区的云丹在打篮球

白玛央宗在自家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

左图:卓玛央金在清点自家超市收入的现金;右图:卓玛央金和女儿在自家超市里合影

左图:村医白玛措姆展示她的听诊器;右图:村医白玛措姆在工作

次罗在展示他的人大代表证

左图:巴杰展示自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右图:巴杰在家中展示五彩青稞

白玛罗布在家中学习

左图:扎西双手拿着旧西藏时自己使用过的镰刀;右图:扎西在自己家中

    为了格桑花美丽绽放

这些发生在新西藏肉眼可见的生活变化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是他们肩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新征程的历史使命,承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了磅礴力量。

    畅通电力天路,惠及千家万户
    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494亿元,10万多名工程建设者先后建成了青藏、川藏、藏中和阿里4条“电力天路”,让西藏千家万户用上了放心电。

据统计,到2020年底,西藏主电网已覆盖全部74个县(区)、供电人口约330万人。同时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积极使用当地工人,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仅2020年,西藏电力建设就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2.93亿元。

    西藏207万农牧民喝上“放心水”

西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解决高寒高海拔地区群众饮水安全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投入资金51.1亿元,实施农村供水工程1.81万余处,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9%以上,解决了207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持续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3万亩,防洪抗旱能力持续增强。

    15年“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免费教育
    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如今,西藏建成各类学校2400多所,对农牧民子女实行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免费教育政策,建立了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

图为林芝市朗县洞嘎镇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在快乐地玩耍

今日的雪域高原,处处书声琅琅,桃李芬芳。回望民主改革前,占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免费教育,小学净入学率99.71%,初中毛入学率102.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6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65%。创办内地西藏高中班66所,初中班20所,在校学生16589人(高中生11416人、初中生5173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不断深化落实,新时代的西藏青少年正在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拥抱梦想、赢得未来。

    支援民族地区的“青年人才行动”
    近年来,聚焦构建长期建藏战略支撑,壮大推动西藏发展的青年人才队伍,共青团中央坚持输送和培养双轮驱动,努力为西藏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2020年“西部计划”北京服务团西藏分团成员合影

一方面,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的要求持续输送各类人才,做深做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等人才输送重点项目,着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选派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稳步扩大派遣规模,为志愿者安心工作生活排忧解难,稳定提高志愿服务期满扎根西藏的比例;以教育、医疗、电商、农牧、科技服务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动员各类青年专业人才进入西藏服务,加大博士服务团、研究生支教团等品牌项目以及青联委员走基层等活动在西藏的实施力度,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短期到西藏开展援助工作。

    另一方面,持续帮助西藏培养更多本地青年人才,采取送培训到受援地,组织赴内地学习培训、开展考察交流等方式,为西藏优秀年轻干部、青年教师、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提供开拓视野、增长本领的机会。

    在世界屋脊上的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以来,西藏的青稞牦牛、文化旅游、民族手工业等产业加快发展,在农副产品商品化和本地市场需求带动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小高潮。
    西藏脱贫攻坚是西藏历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动员范围最广、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最多、脱贫成效最为明显的伟大减贫实践,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彰显“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

    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20年已宣告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9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突破1800亿元!人均收入增长百倍!

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新西藏的发展繁荣远不止如此,它也离不开各族儿女的前仆后继,而他们将汇聚成强大精神动力,继续奋力谱写西藏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高原大地,万象更新。今后的高原人民将继续荡起生命之桨、发展之桨,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扬帆远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关闭

重要提醒